中药原料、饲料添加剂、生物提取、
兽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

全国咨询服务电话

400-699-7271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8/9/3  点击次数:1689

症状定义:

蛋鸡脂肪肝,又称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它主要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分堆积,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甚至引起肝细胞破裂,最终导致肝内出血而死亡。患脂肪肝的鸡群很难出现产蛋高峰,产蛋率一般上升到85%左右,而后逐渐下降。该病普遍发生于笼养产蛋鸡,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常见病。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常在5%左右,占全部死亡鸡的8%~10%,有的鸡群发病率可高达30%,给蛋鸡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蛋鸡脂肪肝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探讨,希望能给蛋鸡的生产有所帮助。

 

一、蛋鸡脂肪肝的产生原因:

一、营养过剩。是指鸡采食饲料中的营养数量超出正常的生活、生产消耗量和储存量,超出部分则转化为脂肪在体内沉积下来,形成过量的脂肪组织,使鸡体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主要沉积在皮下组织、腹壁内侧、肾脏周围、胃的四周和肝脏。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量沉积,严重影响肝脏生理功能,引起肝脏肥大,外观颜色变淡,甚至呈脂黄色,最终可造成肝细胞破裂、肝内出血死亡。

饲料配方与鸡群实际生产水平不符。营养浓度过高,尤其是能量过高。多余的能量物质就逐渐转化成脂肪并沉积下来。

饲料中蛋白能量比不合适。能量过高,不能充分利用。尽管总营养量可能并不高,但仍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脂肪。有这样一种说法:能量决定产蛋个数,蛋白质决定产蛋大小。有些养鸡户为追求产蛋数量,任意在蛋鸡配合全价料中添加油脂3%以上,但结果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造成死淘率增加。

近年来,由于蛋鸡育成期体重不达标问题突出,引起普遍关注,从而忽视了育雏育成期限饲这一重要措施。甚至有的说认为育雏育成期体重越大越好,大鸡抗病力强、多产蛋。其实,体重达标是指达到品种要求的标准体重,发挥品种遗传潜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生产水平。体重要求过大并不好,不但会浪费饲料,增加死淘率,也不会超出遗传潜力之外去多产蛋。

鸡群产蛋高峰期过后,应视情况减少饲料量,以求最佳料蛋比,并保持良好的生产体况。多数养鸡户采取全期自由采食,料槽全天有料,喂料不计量的饲养方式,这样势必采食量高于需要量,加速体内脂肪的沉积。

二、营养素缺乏。饲料中氯化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B12、蛋氨酸等。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并辅助脂蛋白将脂肪运出肝脏,当这些营养素缺乏时,在肝脏加工或转化成的脂肪运不出去,就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

三、运动不足。现在蛋鸡从育雏、育成到产蛋整个生产周期基本都是笼养,密度大,大大限制了鸡的运动,减少了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尤其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储存起来。有不少养鸡户为节约育雏期人工保温费用,或在有限的鸡舍、笼具内多养鸡,饲养密度严重超过标准,这无疑加重了脂肪肝的发生。

四、雌激素的影响。母鸡产蛋是一种生殖行为,产蛋量多少与雌激素的数量和活性高低密切相关,而雌激素能促进肝脏脂肪的合成和沉积。陈卿奎等人通过实验复制脂肪肝综合征的研究表明,患鸡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血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

五、毒素的影响。Wight等(1987)的试验表明,在蛋鸡饲料中添加菜籽粕会增加鸡只患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可能性(在这里起作用的主要是菜粕中的硫葡萄糖苷毒素)。此外,黄曲霉毒素也被认为是引起蛋鸡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一种重要的毒素。这些毒素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对肝脏的功能具有重大的损伤作用。过量的采食会使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下降,从而降低脂肪运出肝脏的能力,使脂肪在肝内沉积,最终产生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

六、肝脏功能受损。众多的病理因素和饲料饮水中所含的毒物,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巨大损伤作用,使肝脏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将脂肪运送出去而在肝脏沉积。如各种病毒性疾病、体温高热稽留、肝胆疾病,以及重金属、黄曲霉毒素、棉粕和菜籽粕中所含毒素等引起的中毒。

在实际生产中,脂肪肝的发生往往不是单因素引起,多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并且与鸡的健康素质密切相关,所以多表现为连续不断地零星发病死亡。


二、蛋鸡脂肪肝的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
患脂肪肝的鸡群一般表现为产蛋率上升慢,没有产蛋高峰期的出现。一般产蛋率上升到85%左右时就会开始下降。鸡只精神状态良好,有时不表现任何临诊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的鸡只表现为鸡冠、肉髯苍白,且一般体重偏大。
剖检病死鸡只,主要表现两大特点:一是腹腔内脂肪大量沉积,特别是腹部,以及肌胃和腺胃的外周都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存在。除此之外,心脏、肠系膜等处也有多量的脂肪分布。二是肝脏肿大、出血、质脆并有油腻感。大量的研究表明,肝内出血是导致患鸡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死亡鸡只大都表现为贫血症状。肝内出血形成肝包膜下血肿,有的肝包膜破裂而形成腹腔内血凝块。有资料报道,患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鸡只因肝中的血管很容易在产蛋过程中破裂,从而引起肝内大出血而死亡。因此,病死鸡只一般在输卵管内还有一枚正常形成的硬壳蛋。
取患鸡的肝脏进行切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滴,胞核位于中央或被挤于一侧。有的见局部肝细胞坏死,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浸润,间质内也充满脂肪组织。

 

三、 蛋鸡脂肪肝的防治措施
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由长期的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蛋鸡一旦患上该病,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与调整才可见效,这样往往给蛋禽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发病时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坚持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育成期的限制饲喂至关重要,一方面,它可以保证蛋鸡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鸡只的产蛋性能;另一方面它可以防止鸡只过度采食,导致脂肪沉积过多,从而影响鸡只日后的产蛋性能,同时增加鸡只患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可能性。因此,对体重达到或超过同日龄同品种标准体重的育成鸡,采取限制饲喂是非常必要的。国外有报道认为,蛋鸡在8周龄时应严格控制体重,不可过肥,否则超过8周龄后难以再控制。
严格控制产蛋鸡的营养水平,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处于生产期的蛋鸡,代谢活动非常旺盛。在饲养过程中,既要保证充分的营养,满足蛋鸡生产和维持的各方面的需要,同时又要避免营养的不平衡(如高能低蛋白)和缺乏(如饲料中蛋氨酸、胆碱、维生素E等的不足),一定要做到营养合理与全面。同时,饲粮中添加胆汁酸200-300g/t,可有效避免蛋鸡脂肪肝的发生。
当确诊鸡群患有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时,应及时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平衡饲料营养。尤其注意饲料中能量是否过高,如果是,则可降低饲料中玉米的含量,改用麦麸代替。另有报道说,如果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可降低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的发病率。
(2)补充“抗脂肪肝因子”。主要是针对病情轻和即将发病的鸡群。在每千克饲料中补加氯化胆碱1 000毫克,维生素E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2 12毫克和肌醇900毫克,连续饲喂3~4周,或每只病鸡喂服氯化胆碱0.1~0.2毫克,连喂10天。
(3)调整饲养管理,适当限制饲料喂量。在不改变饲喂次数的情况下,将日饲喂总量降低1/4~1/5,鸡群产蛋高峰前限量要小,高峰后可相应增大

(4)每月用天盟五苓散拌料7天,五苓散消除肝肾水肿,降低毒素蛋白等对肝肾脏的损害作用,蛋鸡使用可预防猝死、肝胆破裂等应激症;家禽生长期使用可增加排出体内代谢毒素排出,减缓肝肾脏负担,达到强肝肾、排毒、促生长等作用。


【主要成分】龙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炒)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液体;气微香,味甘、淡。

【功能主治】功能:保肝护胆,通肾利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退黄护肝。

1.对禽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肿大、出血、弧菌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盲肠肝炎、包涵体肝炎、脂肪肝炎及霉变饲料引起的肝、脾坏死均有较好的疗效。

2.对猪长期采食药物或肌肉注射药物,霉玉米中毒等原因造成的肝脏、脾脏、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定期使用可有效预防药物和霉菌毒素对猪体的危害。
【用法用量】畜禽(鸡、鸭、鹅、鸽)混饲:本品1000g拌料800kg饲喂,一天一次,连用3-5天,重症加倍。
【注意事项】混饲时,依次递增,保证混合均匀。
【包装】1000g/袋

友情链接

洛阳天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洛阳天盟生物

咨询服务电话

400-699-7271
0379-67488996

地址:洛阳市伊滨区寇店科技园区

COPYRIGHT BY 洛阳天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9016391号-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